高效表达 = 定主题 + 搭架子 + 填素材 这篇文章来自xuebin.me
1个核心主题,让人秒懂你的想法
文字版
本节学习收获:了解如何确定表达的主题,并且说出有思想的主题。
你好,我是孙圈圈。欢迎来到圈外同学《7天高效表达训练营》。
在课程导论部分,我说过,高效表达可以提炼为3个关键步骤。这一小节,我先告诉你第一个关键步骤:定主题。
课程开始前,我举个简单的例子。假设你是我老板,为了总结过去半年工作,我跟你说了这样一段话:
“我最近半年做了好几件工作,5月份的时候,做了一场市场活动,有一万人参与。年中的时候做了1次裂变活动,覆盖1万人。9月求职季的时候,针对大学生又做了一次帮忙改简历的公益活动,在各大高校推广,我们的小程序涨了3万人。前几天,我把这些活动做了个总结复盘,内容已经发给其他同事,大家一起学习了”。
你会是什么感觉呢?可能是一脸懵,也可能反问我一句,“所以,你能概括下做了些什么吗?”
但如果,我能够在这段话前,加上一个主题,比如“我这半年的工作核心围绕「用户量增长」展开,这也是今年公司的发展重点。我一共做了3次活动,带来了5万新用户,并且把这些活动总结成方法论教给了运营部门的所有同事。”
那么,你就会立刻知道我这半年重点在做什么,并且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。
对比一下之前的表达,很容易发现,没有明确的主题,过于琐碎的事情没法让人记住,这样就显得好像你什么都做了,也好像什么都没做。但如果有主题,就相当于给老板划了重点,一眼就能看到你的工作成果。这样的汇报才真正有效。
所以,为了避免“做了90分,只说了60分”的情况,**你的表达必须要有主题,这跟你说了多少信息没有关系。而且,你还需要在一开始就明确这个主题,**而不是让别人在听的过程中帮你概括主题。
关于明确主题,我给你讲个故事。
斯坦福大学有个心理学实验很有意思。这个实验把测试人员分为AB两组。A组人被要求在桌子上打出一些耳熟能详的儿歌的节奏,由B组人来猜歌名。结果,B组猜对了120首中的3首,正确率只有2.5%。更有趣的是,A组人认为B组至少可以猜对一半,也就是50%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呢?实际上,因为双方信息、认知的不对称,你很容易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了,因为你脑海里是有那首歌的。但是别人并不这么理解,就像B组人员。他们只能靠猜测,正确率自然就低了。所以,在表达中,为了避免双方的理解偏差,你需要在一开始就明确主题。否则,说了半天,就是白费口舌,对方可能根本没明白你表达的核心观点。
好,了解这一点,你可能会说,定主题这不就是说话先说重点吗?这有什么难的?
的确,这件事听起来简单,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身边人的表达,就会发现要做到并不容易。阻碍确定主题的,主要是两大障碍:1. 不知道什么是“主题”,所以大部分时候说的主题其实是无效主题;2. 不清楚表达的目的,所以没有从目的出发来组织表达。
一. 什么是真正的主题?
我们先来破除第一个障碍,什么是真正的主题?
举个例子,一位活动策划人员向老板汇报项目准备进度,
他说,“老板,我这次主要是和你汇报下咱们周年庆活动的进度。首先,是场地…其次,公司内部人员…”
他这样的表述,算不算明确了主题呢?严格来说,并不算。
因为他只说了汇报和“周年庆活动相关”,并没有点出自己核心想讲什么。如果你是老板,你还是要听他讲完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。事实上,一个主题应该是对所讨论内容你持有的观点或想法。
如果这个员工知道了这一点,他的表达可以优化为:“老板,咱们周年庆活动整体进度不错,只是在内部人员合作上出现了小的挑战,我特别需要您的帮助。”然后再具体展开,这样老板才能抓到重点,知道你是来干嘛的。
再举个职场中的例子。
很多人在谈下半年计划时会说,“我下半年主要会做5件事”或者“我未来半年要完成3个目标”。但这些都算不上是主题,因为它们几乎没有信息量。
我建议,你把做这些事情的核心目的讲出来,比如,“下半年我的工作重点是提升用户体验,为此,我打算从五个方面入手”。 这样,就是一个有思想的主题。
好了,你可能也会有疑问:难道任何情况下进行沟通,我都要第一句就把观点抛出来吗?比如,如果我打算跟我的上级谈加薪的事情,难道我一开始就要说“老板,我要加工资”吗?这不是太突兀了吗?
如果你想到这一层,说明你非常能够活学活用。实际上,这时候你需要一些讲故事的技巧来巧妙地抛出主题,而不是上来第一句话就是主题。因为时间关系,这里我不展开,你可以自己进行拓展学习,或者未来你到了我其他课程里面,我们再来交流。
二. 如何明确表达的目的?
好,除了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主题,那么接下来,我们看第二个障碍:表达的目的不明确。也就是,讲话的人其实也不清楚自己表达是为了什么。
那么,你该如何确定表达的目的呢?
这其实没有一个普世的方法论,但我可以用“工作汇报”这个高频场景为例,给你分析下。假设你要做一次工作汇报,如何来定义汇报主题呢?
首先,你要定义清楚汇报的对象。
职场中遇到的工作汇报对象有很多。所以,汇报前,你要分清楚,这次是和公司大老板汇报、和部门负责人汇报还是和你的直属老板汇报。不同的人对于工作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,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关注点也是不同的。
像公司的CEO或者高层,他们更关注公司战略,因此你在汇报表述时需要多把自己的工作跟公司战略挂钩起来讲。
至于部门的管理者,他们更加关注部门的业绩,重点在于战术层面。所以做汇报时需要把你的工作跟部门的业绩挂钩、跟自己的KPI挂钩。
而你的直接领导,不仅关注你的工作业绩,也关心你的个人成长。因此,除了业绩,你在汇报时也可以适当讲讲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,以及你是如何克服,并且沉淀方法论的。
总之,表达时,**你一定要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:他关心的到底是什么?**这样的表达才更有针对性。
搞清楚汇报对象后,搞清楚汇报要达到的效果也特别重要,它对你的主题也很有价值。
每一次的工作汇报都是有目的的。除了讲清楚具体的事情之外,你可能会有奖金、升职加薪等等诉求,希望借这些工作汇报达成目标。这里展开一下,在公司里面,奖金代表对你过去的认可,升职加薪是对你未来的期望。所以,你先要确定,哪个是这次汇报的重点。
如果你的目的是奖金,那么主题就应该突出成绩,表达为之前做到了哪些事情。
如果目的是升职加薪,那你就要讲讲未来的期望,以及你的潜力。未来要怎么汇报呢?这里也有两个常见角度供你参考。
一是谈谈你的能力,比如让老板看到你的团队管理能力或是项目管理能力;二是讲讲接下来打算做什么,比如课程最开始提到的“用户增长”的例子。我其实可以接着说,“我接下来一个项目的工作目标是……,打算如何达成……”以展示我对工作的清晰规划。
好了,刚才我们以“工作汇报”为例,向你展示了如何根据表达场景来设计表达主题。
其实,不仅仅是“工作汇报”的场景,你在每次表达前,都应该先想清楚这个问题:谁在听你说话?你想达成的效果是什么?
比如,现在我的听众就是你,我说了这么多,就是想让你知道高效表达必须要明确主题。先明确表达的目的,再确定表达的主题。
好,最后总结一下这一节的内容。这一节,我讲了高效表达的第一个关键步骤“定主题”。职场上,时间宝贵,所以当你开口表达,一定要明确主题是什么,不要让你的听众帮你概括。而要做到这点,你得知道,主题其实是你对于要讨论的内容所持有的观点或想法。
然后,我通过对“工作汇报”场景的分析,向你展示了如何根据听众的身份和讲话的目的,来找到合适的主题。
有了一个好的主题,其实表达已经成功了一半。那接下来你要怎么说,才能让表达更有条理、更有逻辑呢?下一节课,我会用3个实用的框架,帮你解决这个问题。
我是孙圈圈,我们下节课见!
[!TIP]
先明确表达的目的,再确定表达的
主题
什么是主题
持有的观点、想法(老板,咱们周年庆活动整体进度不错,只是在内部人员合作上出现了小的挑战,我特别需要你的帮助)、信息量(下半年我的工作重点是提升用户体验,为此,我打算从五个方面入手)
主题不是都要一开始就要抛出
汇报等可以直接抛出,为的是让听者快速了解;
跟老板谈加薪,可以先通过讲故事让老板了解你的成绩,然后抛出主题,这样可以让老板不反感。
如何明确表达目的
从目的出发组织表达,对谁说话?你想达成的效果是什么?
定义汇报对象(针对性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,他关心的到底是什么?)
公司CEO或高层: 关注公司战略 👉 更公司战略挂钩
部门管理者: 关注部门业绩(战术) 👉 跟部分的业绩和自己的KPI挂钩
直接领导: 关注个人工作业绩和个人成长 👉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克服方法/沉淀的方法论
搞清楚汇报要达成的效果是什么,提升表达的价值
奖金(对过去的认可):
- 突出成绩、能力、之前所做的事情
升职加薪(对未来的期望):
- 谈谈自己具备的和提升的能力;
- 讲讲接下来准备做什么,对工作的清晰规划
学以致用
确定表达主题
场景说明:小圈的朋友最近对自身发展感到焦虑,小圈得知后对他说了以下这段话。
任务:为了让小圈的表述更清楚,请你结合本节课的“定主题”,帮助他找一个合适的“主题”。
很多人在面对要自我提升时,会抱怨说,我太忙了没时间,上课太难了什么都记不住,然后就在中途放弃了。的确,学习是一件蛮辛苦的事情。所以,我们迈不出去,习惯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,做那些自己熟悉的事情。
但是,舒适圈会限制我们的发展,让我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。然后我们就会不断在圈子里打转,感到迷茫和焦虑,无法成为更好版本的自己。 刻意练习的过程很痛苦,就像运动员不断去拉伸自己的肌肉一样,很难坚持下来。但当你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之后,有了实质的提升,你会很快乐。
提示:主题是对所讨论内容你所持有的想法和观点。
🌟参考1:舒适圈会限制我们的发展,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,自我提升,最终跳出舒适圈。
🔥参考2:跳出舒适圈的过程很难,但是当你坚持,最终会收获快乐。
🔥参考3:解除你焦虑和迷茫的最佳办法就是坚持学习,跳出舒适圈,成为更好版本的自己。
👉1.口语化的表达,易理解。虽然作业是书面形式,但实际场景中小圈是在说话,所以,要结合场景和听众角色,优化自己的表达。
👉2.主题与素材匹配,而且长度合适,把核心观点表达出来了。
👉3.能够结合场景和对方关心的重点,让主题有思想,有温度。
最后,分享一个小技巧,大家可以通过将自己写的主题和材料内容相联的形式读一遍,会有很多启发哦。
3种经典框架,帮你快速整理表达思路
文字版
**本节学习收获:**了解如何让表达更有条理,并且掌握3种最常见的表达框架。
你好,我是孙圈圈。欢迎来到圈外同学《7天高效表达训练营》。
前一小节,我讲了高效表达的第一个关键步骤——定主题。 定主题之所以这么重要,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天然就喜欢归纳主题,因此,你要充分考虑到这种思维习惯,调整自己说话的方式。
学会了“定主题”,其实就解决了表达缺乏重点的问题。但更多时候,**表达会低效,是因为信息的无序堆叠。**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点,就不得不再讲讲大脑的另一种思维习惯,就是爱归类分组。
想象一个场景,如果你走进一家商场,发现同一层有各种商家混杂在一起,比如,服装店旁边是餐饮店,餐饮店旁又是化妆品店,你是不是容易产生产生“这地方真乱呀”这样的想法。实际生活中,好的商场往往是一层一个类别,比如一楼黄金珠宝、二楼女士服装等,这样你逛街才觉得舒服。
其实,表达也是这样。表达的混乱,是因为思维的混乱;而思维的混乱,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结构。所以,这一节,我给你的表达找个结构,搭个架子。
什么是表达时的架子呢?你可以把它类比成生活中的书架。
书架的主要功能是把书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整理,同理,表达的架子就是把你想说的话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。简单来说,**架子是思维的整理工具。**而且这个架子往往是以3层最佳。
你发现没有,领导每次讲话最喜欢讲一句:“下面我简单讲3点…”还有小时候学作文,老师最开始教的就是三段式。**数字3非常神奇,**你在表达时讲3点往往最容易让人接受的。因为说2点,给人感觉说服力不足;说4点又容易让人记不住。
那你可能会继续追问,如果我一时之间想不到有什么架子可以用,怎么办?
别着急,接下来,我就给你介绍3个职场中最常见的表达结构,分别是 **① 时间轴结构 ② 解决问题结构 ③ FAB结构。**如果你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三个表达框架,就能一开口就说得漂亮。
表达框架1:时间轴结构
第一种表达结构是,时间轴结构。顾名思义,时间轴结构就是以时间顺序来展开要讲的内容。
最简单的例子,别人问你,“昨天一天是怎么过的?”你可以按照早晨、中午、晚上的顺序,具体讲讲做了什么。再比如,你在向客户介绍公司发展时,脑袋里可能出现很多信息,比如公司的规模、产品的类型、赢利情况等等。这时候,你可以按照年份和大事件的方式去表述,条理清晰地展现公司的发展历史。
**时间轴结构还可以是按事件发展顺序来展开。**比如,你要告诉下属如何去处理一件事情,你可以用“首先-然后-最后”,一步步澄清,这样的表述方式,能够让对方跟上你的思路。
时间轴结构,**尤其适合在你身处压力环境,思路还没有打开时使用。**它是所有的表达框架中使用频率最高、最容易的表达逻辑。最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,汇报工作进度、谈新项目的设想等等。
当然,如果你是个表达高手,还可以灵活运用时间轴结构,在和老板交谈的过程中来对他提建议或者需求。这里的基础结构是“过去-现在-未来”。
比如,你可以先说,过去你是如何按照计划,一步步推进项目,然后说,现在已经取得了哪些理想的成绩,最后预测下,未来工作上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,需要领导哪些方面的支持。这样一步步铺垫,会让建议和要求更容易让人接受。
表达框架2:解决问题结构(问题-原因-解决方案)
第二个表达框架,我把它叫做**“解决问题结构”。**
在展开讲这个结构前,我想先请你想象一个场景:午饭后你刚回到工位上,老板就突然走到你旁边,问你:“我刚看到数据,咱们上个月的销售额怎么下降了5%?”
这时候,你要怎么回应呢?
你可以先想10秒钟,等我讲完“解决问题结构”,你或许有新的答案。
那这个“解决问题结构”,具体表达为:问题-原因-解决方案,也就是What - Why - How。
使用这个结构时,你需要先把问题阐述一下,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,接着提出针对这个问题有哪些可以采取的措施。这个结构的落脚点是How,这也符合职场“结果导向”的特征。如果你能够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,那就是最有价值的信息。
好,了解了这些,你再想想刚才场景中老板那个关于“销售额下降”的质疑,你会怎么回应?
你可以先承认问题:老板,上个月的销售额的确有所下降 。
然后分析原因:我也分析了下原因。主要有以下几点:一是,上上个月咱们策划了一场促销活动,很多客户那时候就已经购买了;二是,竞争对手上个月推出了新品,造成了一部分用户的流失;三是,最近公司的销售人员流动比较大,影响了大家的工作状态,工作热情有所下降。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一定要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,你可以说:那么针对我刚才说的三点原因,我接下来打算这么处理:首先我会再做一次用户调查,策划这个月的重点营销活动;其次我也会和研发部门开会,告知他们竞品的最新动态,催促他们加快研发进度;最后这周我会组织销售岗的同事们开一次会,调动他们的积极性。
这就是“解决问题结构”。
表达框架3:FAB结构(属性-优势-利益)
第三个我要介绍给你的表达结构,是FAB结构。它是英文单词 Feature-Advantage-Benefit的首字母缩写,意思是 “属性-优势-利益”。这个框架最常见的使用场景是向别人推销某样事物,因此可以称为FAB销售结构。
我先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牙刷为例,讲解下什么是FAB结构。
首先是Feature(属性),也就是这个东西它是什么,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属性,比如新上市的牙刷特点是“独特的三刷头面设计”。然后是Advantage(优势),也就是它和竞争对手相比有什么不同,比如“它能够同时护理牙齿的三个面”。最后是Benefit(利益),也就是它能够给顾客带来什么好处,比如“它可以彻底清洁难刷的部位,让牙齿更加健康”。其实,FAB结构最核心在于Benefit,也就是对别人的好处部分,它能够有效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。
你可能会说,“我又不是销售人员,FAB结构对我有什么用呢?” 这么想就错了。
其实,FAB结构在表达中的使用非常广泛。比如,做自我介绍,就可以应用FAB结构。因为实际上,自我介绍,就是把自己“卖”给对方。
在去面试、去参加商务活动、甚至是参与线上学习(比如这次参加《7天高效表达训练营》),都需要自我介绍。但你发现没有,绝大多数人的自我介绍,其实是流水账一样的信息罗列,根本无法让别人产生兴趣。但如果你能灵活运用FAB结构,情况就不同了。
首先,你可以简单介绍下自己的基本情况,如职业、公司等,这是Feature;然后讲讲自己最与众不同或者做过最厉害的一件事,这是Advantage;最后再说说你能够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帮助,这是Benefit。这样的表达很容易让人记住你,这就是FAB结构在自我介绍中的应用。概括一下就是,“基本情况+过人之处+可提供的帮助”。
实际上,每次参加活动,都会有很多人加我为好友。70%的人只是发个好友申请,29%的人会加上一些个人信息,但有且仅有1%的人会用心加上他们的优势以及可提供的帮助。想象一下,如果我的时间很有限,面对这么多的好友请求,会优先加谁呢?
想要用好FAB结构,你必须做到我在第一节课中提到的,考虑清楚听众是谁,他们为什么要听你说。你能够给他们提供的价值,对他们才是最有价值的信息。而且,每一次展示、每一次陈述方案、每一次提出想法,本质是销售场景,你都可以使用FAB结构,让别人听你的。
好,最后小结一下。
这节课你学习了高效表达的第二个关键步骤“搭架子”。有了架子,你的表达会更有结构,更有逻辑。这节课我介绍了职场中超实用的3个表达框架,分别是**时间轴结构、解决问题结构和FAB销售结构。**灵活运用它们,相信能让你从容应对不少表达场景。
除了说话有重点,说话有结构,表达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,那就是有说服力。表达的说服力,也是职场影响力的重要来源。所以,下一小节,我会重点讲讲如何运用不同的素材,让你的表达更有力量。
我是孙圈圈,我们下节课见!
时间轴结构
适合身处压力环境,思路还没打开时使用
[!TIP]
基本结构: 过去→现在→未来
早→中→晚 / 年份 / 里程碑
一时间顺序来展开要讲的内容
首先→然后→最后
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来展开
比如,汇报工作、谈项目设想
可以先说,过去是如何按照计划,一步步推荐项目;然后说,现在已经取得了哪些理想的成果;最后,预测下未来工作上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,需要领导哪些方面的支持。
解决问题结构
[!TIP]
基本结构: 问题→原因→
解决方案
(What→Why→How)
比如,老板问:”我刚看到数据,咱们上个月的销售额下降了5%?“ 可以这样回应 👇 承认问题:老板,上个月的销售额的确有所下降。 分析原因:我也分析了原因。主要有以下几点:一是,上上个月,咱们策划了一场促销活动,很多客户那时候就已经购买;二是,竞争对手上个月推出了新品,造成了一部分用户的流失;三是,最近公司销售人员流动比较大,工作热情有所下降。 给出解决方案:那么针对刚才说的三点原因,我接下来打算这么处理:首先我会再做一次用户调查,策划这个月的重点营销活动;其次我也会和研发部门开会,告知他们竞品的最新动态,催促他们加快研发进度;最后这周我会组织销售开一次会,调动他们的积极性。
FAB销售结构
[!TIP]
基本结构: 属性→优势→
利益
(Feature→Advantage→Benefit)
向别人推销某样事物(自我介绍、每一次展示、每一次陈述方案、每一次提出想法)
先介绍基本情况,然后讲讲过人之处(与众不同之处 或 做过最厉害的事),最后再说说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帮助
学以致用
练习使用“表达框架”
说明:你的朋友小圈在一家创业公司近2年了,公司也从过去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了近200人。最近公司为了拓展新业务,准备组建了一个新部门,而且老板倾向从内部选拔该部门的主管,所以组织了一次内部公开竞聘。
小圈一直对新部门的业务非常关注,同时也觉得自己的能力与主管岗位很匹配,很想要参加这次公开选拔。但想要获得这个岗位,需要做一次简短的述职汇报,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。
这个述职汇报对于小圈非常重要。他知道你都很擅长表达,特地来和你商量该如何准备。你认为他应该从哪几方面展开陈述呢?
提示:汇报一定要突出小圈的优势,想想今天学到的“架子”中有哪些可以使用?尝试运用一个架子帮助小圈理清思路!
参考架子:时间轴(过去-现在-未来);解决问题结构(what-why-how);FAB销售模型(属性-优势-利益)
⛳1.使用架子要明确清晰。在大段的陈述中,一定要注意,自己的表达是不是按照架子在进行,不要说着说着就开始即兴发挥了。在刚学会一个架子的时候,一定要先模仿。
⛳2.回答中可以结合场景,更细节地体现小圈的竞争优势。一些同学虽然对着架子写了内容,但比较空洞,这样的陈述在实际场景中,并不能帮助小圈说服老板,获得晋升。
✨参考1:时间轴结构
过去:我在过去两年,与公司一同成长,取得了哪些工作成绩。
现在:我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能力,可以匹配新部门主管的岗位。
未来:假如我成为新部门的主管,我有哪些想法和方案帮助公司更好地发展。
✨参考2:FAB销售模型
F:介绍自己目前在岗情况,完成的一些重点业绩
A:介绍自己的优势,如了解公司、与新岗位匹配度高、专业能力强等
B:说明自己担任主管后,对于公司发展、团队管理的好处
2种表达素材,让你的发言更具有说服力
文字版
**本节学习收获:**了解能提升表达说服力的2种素材(数据&故事),并灵活运用。
你好,我是孙圈圈。欢迎来到圈外同学《7天高效表达训练营》。
上一节课,我们重点解决了表达缺乏条理的问题。对此,我给出的方法是,给表达搭个架子,让框架帮助你整理思路,理顺表达。搞定了表达的逻辑,这一节,我们来看一个更有难度的问题,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说服力。
这个问题,其实有一个隐藏的前提,就是你有多长时间去表达?
如果给你1分钟,你可以先说主题,再挑一个合适的架子来展开内容。
但,如果是给你10分钟呢?你就得好好想想,怎么说才能够让表达有说服力、迅速达到目的?
这时候,找到好的素材,尤为重要。好素材能有效佐证你的观点,也是高效表达第三个关键步骤“填素材”的核心。
那这一节课,我就先介绍2个最最好用,也是最最常用的素材 —— 数据和故事。
素材1:数据
首先,第一种素材是数据。
先来看2个句子,判断下哪个让你感觉更有说服力:
• 这款产品的使用人数众多。
• 这款产品现有用户数850万,每日新增用户数预计在5-8万。
很明显,第二句话的表述方式更容易让人信服。你对比一下会发现,第一句话使用了形容词“众多”,而第二句话把它替换成了具体的数字,立刻提升了说服力。
如果留心听别人讲话,你会发现在汇报或者沟通时,大家往往会喜欢使用形容词和副词,比如“很多、较少、快速”来表达。但这些词的问题在于意义模糊,而且它们只是你的观点,而不是客观事实,因此难以让人信服。当你使用这样的表述,别人往往会反问: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呢?
所以,比起抽象的形容词,具体的数据会让表达更加精准,也让人感觉你更专业。
当然,很多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职场人,其实已经具备了“表达时说数据”的意识,但这不意味着你能用好数据。很多人存在误区是,以为说了数据就有效果。实际上,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,数据给人的感觉才有意义。
为了让数据帮助表达,你必须遵循2个基本原则。第一,数据要筛选;第二,数据要解释。
先看第一点,数据要筛选。
我发现,很多人在表达的时候,往往喜欢带听众全盘过一遍数据,生怕有一丁点遗漏。这不是什么好的表达习惯,因为过多的数据,不仅会影响表达的流畅度,也会影响听众的理解,毕竟信息密度那么大,大脑没法处理。所以,你只需要留下最有价值、最有力的关键数据。
至于什么是有价值的关键数据,这得看你表达的目的是什么。有一个小的技巧是,代表结果的数据往往是比较重要的。
使用数据的第2个原则是,数据要解释。
很多时候,听众并不能很快理解你说到的数字传达的意思。甚至因为你没有解释,更容易造成理解偏差。
举个例子,如果我告诉你,“美国的社保基金因为系统漏洞,每年会造成3100万美元的损失。” 你会怎么想,一定是觉得这漏洞也太大了吧!
但如果我能够解释下,“其实这笔钱只占美国每年发放社保基金的0.004%,也就是说,社保基金发放的准确率达到了99.996%。” 那你可能会想,美国社保基金的漏洞问题也不算大,整体还是很好的。
这就是解释数据给人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感受。就像我刚才说的,数据本身没有意义,你才是意义的缔造者。
在“解释数据”这件事上,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的表现堪称是教科书级别。你可以从他的表达中看到数据能够展现的魅力。
比如,乔布斯在谈到手机浏览器的使用情况时说, “使用iPhone浏览的占全美总数的58.2%,是第二名的2倍半还多,而第二名是谷歌Android,只有22.7%。”这里,他使用了对比的技巧,用和对手的情况进行对比,以突出自家产品的高市场占有率。
再比如,乔布斯在描述一些很大的数字时,采用的技巧也很值得学习。
在iPhone诞生200天时,乔布斯说:“到目前为止,我们已经售出了四百万部iPhone手机。”这里使用了“四百万”这个数据,但观众只能觉得“销量很大”,至于到底有多大,感觉不到。但乔布斯接着说,“如果用400万除以200天,结果就是平均每天售出两万部iPhone。”这样的数据描述更有冲击力。
这里用到的技巧是换算。另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也使用了这一技巧,“一年卖出三亿多杯,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!”
所以,从上述案例中,你会发现解释数据的几种常用的技巧,如对比、类比和换算。
素材2:故事
除了数据,第二个让你的表达更具说服力的素材是故事。
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你并不需要讲一个复杂离奇的故事,只需要把你要表达的内容用“故事”的形式呈现,就能达到很好的说服效果。
那怎么讲故事呢?美国作家杰里.克里弗提出,世界上所有的故事都包括三个最基本要素: 冲突、行动、结局 。在故事中,主人公遭遇了一个困境,这是冲突;他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解决目前的困境,这是行动;最后他成功了,或者是失败了,这是结局。
这里,我举一个圈外《讲故事》课程中的案例,让你更直观地感受故事的力量。
假设你一家企业的CEO,有两位咨询顾问,分别帮你进行了管理体系的诊断,结论都是一样:组织架构冗余、资源重复配置。你听取了两位顾问的汇报,看看你更喜欢谁的方案。
顾问A:
“我们访谈了贵公司高管,调研了主要竞争对手,也研究了贵公司的组织架构。我们发现,贵公司组织架构冗余,比如各工厂间研发资源重复配置,导致它们之间产品同质化、恶性竞争。”
顾问B:
“正如您所知道的,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。贵公司要继续发展,优化资源配置、淘汰落后产能、开发高端产品是成功关键。但是,目前组织架构冗余,比如各工厂间研发资源重复配置,导致内部恶性竞争;同时资源分散,导致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,只能在中低端产品上打价格战。”
“因此,我们建议将研发与营销资源集中到总部来应对这些问题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采取这样的措施后,预计可以节省10%的人力成本。”
显然,顾问B的方案更容易受到认可,因为它满足了“冲突-行动-结局”的故事三要素。记住,故事的核心是冲突,只有点明冲突,才能让别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进而配合你的工作。否则,你说再多,别人也无法完全感知,表达就容易低效。
到这,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讲完了。
这节课,我重点讲解了让表达更有说服力的两个素材,数据和故事。使用数据时,为了更有效,你需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① 数据要筛选 ② 数据要解释。而在讲故事的时候,要重点说明“冲突”,以帮助听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说服采取下一步行动。
回顾下前三节课的内容,其实就是高效表达的三大关键步骤。所以,高效表达其实有一个公式,就是“**高效表达 = 定主题 + 搭架子 + 填素材”。**至于这三个步骤是否都需要,则要看当时的时间是否足够充裕。
学完这三节课,当你站在更高维度去看,会发现“高效表达”不过是把清晰思考用语言进行输出。如果说“表达”是一座冰山,那么,说的内容不过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,而潜藏在水面下的思维模式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。
实际上,几乎不存在思维清晰,但表达混乱的情况。说不清,本质还是想不清。*而想让头脑清晰,有一种思维模式你必须掌握,那就是*结构化思维。
**结构化思维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,来引导思维和表达过程的一种思考方法。**它的关键词是“结构”。
如果你在解决问题、面临选择以及与人沟通的时候,都能够找到一个结构,将所有的碎片信息放进去,就能够大大减轻大脑的负担,更容易地解决问题。你这几天学到的“高效表达公式”,本质上也是结构化思维的产物。结构化思维不仅价值度高,而且可培养。
好,前三天我重点讲了高效表达的思路。那么,接下来的三天,我会针对更具体的职场场景,帮你解决最常出现的表达问题。
明天我们会聚焦在工作汇报上。留个思考题,如果领导只有3分钟时间,那你要怎么汇报才能又少又好呢?
我是孙圈圈,下节课再见!
数据
两个原则
数据要
筛选
: 只留下最有价值、最有力的关键数据技巧: 代表结果的数据往往比较重要
数据要
解释
: 数据本身没有意义,你才是意义的缔造者技巧: 对比、类比、换算
举例:
❌ 美国社保基金因为系统漏洞,每年会造成一些损失
❎ 美国社保基金因为系统漏洞,每年会造成3100万美元的损失。
点评: 比起抽象的形容词,具体的数据会让表达更加准确,也让人感觉你更专业
✅ 美国社保基金因为系统漏洞,每年会造成3100万美元的损失。其实这笔钱只占美国每年发放社保基金的0.004%,也就是说,社保基金发放的准确率达到了99.996%。
点评: 听众不能很快里就你说到的数字传达的意思。甚至因为你没有解释,更容易造成理解偏差。
乔布斯在谈到手机浏览器的使用情况时说
“使用iPhone浏览的占全美总数的58.2%,是第二名的2倍半还多,而第二名是谷歌Android,只有22.7%。”
点评: 运用对比的技巧,用和对手的情况进行对比,以突出自家产品的高市场占有率。
乔布斯在iPhone诞生200天时说
“到目前为止,我们已经售出四百万部iPhone手机。”
“如果用400万除以200天,结果就是平均每天售出两万部iPhone。”
点评: 运用换算的技巧,让数据描述更有冲击力。
故事
三要素
冲突
故事的核心,帮助听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说服采取下一步行动- 行动
- 结局
在故事中,主人公遭遇了一个困境,这是冲突;他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解决目前的困境,这是行动;最后他成功或失败了,这是结局。
有两位咨询顾问,分别汇报管理体系诊断结果
❌ 顾问A
”我们访谈了贵公司高管,调研了主要竞争对手,也研究了硅公司的组织架构。我们发现,贵公司组织架构冗余,比如各工厂间研发资源重复配置,导致它们之间产品同质化、恶性竞争。“
✅ 顾问B ”正如您说知道的,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。贵公司要继续发展,优化资源配置、淘汰落后产能、开发高端产品是成功关键。但是,目前组织架构冗余,比如各工厂间研发资源重复配置,导致内部恶性竞争;同时资源分散,导致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,只能在中低端产品上打价格战。“
”因此,我们建议将研发与营销资源集中到总部来应对这种问题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“
”采取这样的措施后,预计可以节省10%的人力成本。“
点评: 点明冲突,才能让别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进而配合你的工作。否则,你说再多,别人也无法完全感知。
表达实战演练
临时汇报: 老板只有3分钟,怎么样才能又少又好?
文字版
本节学习收获:了解工作汇报的3种类型,以及不同的应对策略。
你好,我是孙圈圈。欢迎来到圈外同学《7天高效表达训练营》。
从这一节开始,是我们案例课程的部分。我会从一个典型的场景入手,帮你分析如何应用前三节课的知识点,有效应对各种发言场合。这节课,我们先来看如何做好一次工作汇报。
课程开始之前,我想请你猜一猜,你的老板每天会花多少时间在你身上?你可以估算下,给出一个百分比。
好,我这里给你提供一份数据供参考。据我之前在咨询公司时候对客户的统计,一个管理者的时间,60%用在业务上,20%花在跟他老板相处和跨部门相处,所以这样算下来,他只有20%的时间用在下属身上。那假设他有6个下属,摊下来,花在每个人身上的时间就只有3%。怎么样,和你的猜想是不是不太一致呢?
如果你的老板每天仅仅花很少的时间在你身上,那么,你让他在3%的时间里听到、看到什么,决定了你在他心中能够被感知的分量。
职场上有句话,“做得好,不如说得好”,这其实有一定道理,因为老板有时候真的会“眼瞎”,不是能力问题,不是意愿问题,而是他时间精力问题。所以,做好工作汇报,是对你自己工作负责任的一种表现。
那工作汇报一般会有哪些类型呢?我按照汇报内容的不同,分为三类:1)汇报进度 2)汇报成果 3)汇报困难。
第一类:汇报进度
第一类,汇报进度,也就是告知对方进度如何。还记得吗?我刚才说,每个管理者给下属的时间只有3%,所以你必须主动出击,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。它不仅是一种工作形式,更是你获得老板信任感的重要方法。就像现在的外卖app能够让用户实时掌握动态一样,你的汇报同样能让老板有“掌控感”,否则就会像等外卖一样,感到焦虑。
工作汇报并不难,最重要是你的心态转变。我们有时候很难接受,觉得老板为什么三天两头问我工作如何了,但想象一下等外卖,其实就可以理解。
要知道,**汇报是你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。**就算老板没有强硬规定你何时汇报,你也要在一些关键节点找他谈谈,让他看到你积极主动的状态。
第二类:汇报成果
第二类,汇报成果。这种汇报往往是在一个项目或一个任务结束后进行。如果做得好,它会是你的职场高光时刻。
很多人在汇报成果时,容易犯的错误是把做过的所有事情的过程都讲一遍,以突显最终实现结果的不容易。但,这样真的能让老板觉得你很优秀吗?答案是,不会!
电影《穿普拉达的女魔头》里有一句经典台词,时尚杂志总编米兰达听助理安迪汇报工作的时候,无情地打断她说:“我对你无能的细节不感兴趣。” 老板根本不关心你滔滔不绝的细节。
那怎么才能让成果汇报出彩呢?我的建议是使用关键数据和故事,也就是第三节课的讲到的好素材。如果你想让数字更有冲击力,可以考虑使用图表呈现,让信息一目了然。实际上,数据是理性呈现,故事是感性打动,只有理性和感性相结合,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第三类:汇报困难
第三类汇报,是汇报困难。这也是很多人最头疼的一种汇报场景。一方面,和老板说遇到困难,可能显得自己很无能;另一方面,遇到困难和老板求助,要资源又怕遭到拒绝。
其实你不必为此感到困扰,**职场不是学校,老板也不是老师,你更加不是一个被考评的学生。**工作中遇到困难是必然的,不然要老板做什么呢?老板的作用就是提供资源,帮助你把事情做好。
但当你真的遇到困难,需要和老板汇报时,也要注意技巧,**千万不要直接带着问题去汇报,正确的方式是要带着解决方案去汇报。**这里,你可以采用第二节课提到的“解决问题结构”(What-Why-How),先说存在的问题,再说产生的原因,最后提出你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。注意,这里解决方案最好有2个,要让老板做选择题,而不是填空题,或者判断题。
比如,你策划一场线下活动,但邀请的嘉宾临时有事,极有可能来不了现场,你可以这样汇报:
- 老板,这周五的活动嘉宾方面出了点小问题。(问题)
- 我按计划邀请了A嘉宾,他也的确答应了。但刚收到微信消息,他说临时有事无法到场。(原因)
- 那我觉得嘉宾部分有2种可行解决方案。1、现在去尝试邀请大咖B,代替A嘉宾2、重新调整活动策划,把涉及到A嘉宾的部分都修改掉。(解决方案)
- 您觉得哪个更合适呢?
这样说,已经很好了。如果更进一步,你还可以站在老板的角度,对这两个方案做利弊分析,以帮助老板更好地决策。比如,你可以继续补充:
“方案1的话,临时找,时间上很紧张,需要您出面去邀请。万一他也没有答应,我们就很被动了。方案2的话,整体变化大,各团队都要同步信息共同应对。时间上看是来得及的。所以,我建议优先考虑方案1。您觉得呢?”
这样的工作汇报,才是老板真正想听到的。所以,总结一下,汇报困难的表达公式是:问题 - 原因 -解决方案选项 - 利弊分析。
好,以上就是3种最常见的汇报,汇报进度、汇报成果和汇报困难。
上节课结尾,我给你留了一个思考题:如果老板临时让你汇报,却只给你3分钟时间,你要怎么说?
我想,你一定有自己的答案了。在时间紧迫下,讲重点、讲结论、讲老板最想知道的内容,才是这个问题的最优解。
当然,除了把话说清楚,在汇报的过程中,你也要随时关注老板的反应,并调整汇报的节奏。比如,老板有点不耐烦,那就赶紧说主题、说重点;如果老板皱眉,那可以补充一些数据、事例佐证你的观点。
当然,还有一点非常重要,那就是老板的风格!他是简单直接,关注结果的人,还是细致认真,关注细节的人?你可以用心观察一阵子,摸清他的风格,能够让沟通更顺畅。
当然,这其中还有很多门道,时间关系,就不赘述了。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更好地了解老板,用行动影响老板,圈外有一门《向上管理》的课程你可以关注。
好,以上就是本节的内容。
最后总结一下,我们要把每次工作汇报,当成一次自己影响老板的机会,而不是应付老板的差事。因为管理者时间有限,所以在汇报时不要过分陷入细节,而要根据目的,讲重点,有条理。
解决了职场中的工作汇报问题,下一节我们来看另一个棘手的问题,如何回应对方突然的提问。
我是孙圈圈,我们下节课再见!
一个管理者的时间,60%用在业务上,20%花在跟老板相处和跨部门相处,所以算下来只有20%的时间用在下属身上。那假设有6个下属,摊下来,花在每个人身上的时间就只有3%。
三类汇报
汇报进度
定期主动汇报,让老板有“掌控感”汇报成果
结束后使用关键数据和故事汇报成果汇报困难
带着解决方案去汇报,向老板求助要资源(问题 - 原因 - 解决方案选项 - 利弊分析)
向上管理 - 主动“管理”自己的领导
为什么要「向上管理」
💢 “我的老板遇到事情总是亲力亲为,不信任我,我该怎么办?”
💢“一直想和老板搞好关系,可是和老板相处的时候,总是感觉很尴尬,感觉她也不是很喜欢我。偏偏最近又新来了一个实习生,很讨老板喜欢,我该怎么办?”
💢“老板每次给我派活儿,总是不说清楚他想要的是什么,我做了之后又让我不停修改,我该怎么办?”
[!CAUTION]
💬 以上三个例子的共同点: 这些案例句式都是“我的老板不……我该怎么办? 如果大家再仔细思考一下这个句式,就会发现,它其实是在表达一种心态:我有期待,但我无力改变。
[!CAUTION]
💬⚠️在职场中,「无力感」很容易吞噬我们的情绪,而更可怕的是,它还是个无底洞,会让我们陷入“弱者思维”的恶性循环中。 而那些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人,从来不会被无力感所限制,相反,他们身上拥有的,是一种强烈的「掌控感」💪 🌟从「无力感」到「掌控感」,除了能力上的提升,更为重要的,是心态上的转变。
[!CAUTION]
💬 👉「向上管理」意味着,面对领导,你不再只是处于被动无力的局面,而是能够通过积极主动的策略和行为,对你领导的认知和行为也产生影响。
其实,任何关系都是双方互动的结果。家庭关系、亲密关系、朋友关系,都是由双方共同塑造而成的。
✨上级可以借由自上而下的权力,对下属进行领导、监督和控制。
🌟同样地,作为下属,也可以充分发挥自下而上的影响力,对上司进行适应、沟通和反馈👍
[!IMPORTANT]
🔔「向上管理」本质上是在管理三样东西:工作量、信息量和能量
1. 如何管理领导给你的工作量?
👉跟领导确认工作优先级
🌟 通常,我们先完成“重要紧急“的工作,然后处理”紧急非重要“和“重要非紧急”的工作。
这样基本就能够保证自己不会陷入“领导急着要的、很重要的工作没做”,做的都是“不重要也不紧急”的工作。
🌟 以及,为什么需要列出每一项工作的花费时长呢?
因为很可能在领导眼里,每项工作都是重要紧急的。这个时候,你就需要开始“向上管理”了。
其实,能够准确地预估自己每一项工作的时长,也是一种能力。
可以通过记录时间流水,来提升自己对于工作时长的判断准确度。
👉合理地问领导要资源
这个资源,通常分为两类,第一类是公司内资源,第二类是公司外资源。
👾比如,你发现你手头上一直有一个简单重复的工作每天占用你时间,你可以尝试跟领导申请招聘一个实习生,说明实习生帮你承担这部分工作之后能够带来哪些价值,以及大概的成本。
👾再比如,你发现你手头上有一个你特别不擅长的优化PPT的工作,而且这个工作出现频次很低,你就可以尝试找一些专业做PPT的外包团队,然后跟领导申请这笔预算。
同样,也需要说明这部分工作外包之后,你专注手头上工作能够带来的价值。
🌟其实领导绝对不会想要累死你,领导其实在权衡的是资源的投入产出比。
2. 如何管理你和领导之间的信息量?
我们和领导之间,总是隔着一条遥远的信息量的河流:你不知道领导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,想要拿到的结果长啥样;领导不知道你每天具体都在忙什么😵
🌟好在,我们每个人和领导之间的信息量,都是动态流动的。
所以,你不能只做一个简单的信息接收器,只是去接受老板发出的指令,结果每次都不能完全理解老板的需求,反反复复低效返工。
你需要成为一个信息收集器和信息发出器:
👉收集信息: 每次领导布置工作的时候,及时跟老板澄清问题;
👉发出信息: 及时向领导汇报手头工作的进展和结果。
3. 如何管理领导的能量?
大家提出的与领导沟通的问题中,最常见的就是情绪问题。
比如:每次跟领导沟通都很心累;每次跟领导沟通都在消耗我的能量…[怄火]…
回忆一下平时和领导沟通的场景,你会感觉自己是在耗电,还是在充电呢?
我们之前也提到过,关系是两个人共同影响的结果,所以,任何能量的流动都不是单向的,而是相互的。
那如何判断自己是处于“耗电”模式还是“充电”模式呢?这个其实很简单😉
著名心理学家大卫·霍金斯曾经对于情绪所带来的能量状态进行了分析,形成了情绪能量等级,依次排布从最负面、伤身的情感,到最正面、滋润的情感。
不同层级能量的分数是不一样的:
👉正数意味着:这样的情绪,会带来能量的加分,也就是“充电模式”;
👉负数意味着:这样的情绪,带来的是能量的减分,对应的就是“耗电模式”。
⚠️其实,“让老板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问题”本身就是一个有问题的目标。
就拿刚刚提到的能量层级图来分析,如果你对领导说:“你难道没有意识到,你的方案是有问题的吗?”
请问你的领导会产生什么情绪。
可能是愤怒,还有可能,是最最消耗能量的那个情绪——羞愧
是的,这个时候,你瞬间消耗完了领导所有的心理能量,大家觉得,ta还会有耐心听你讲述自己的方案吗?
所以,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方案能够被老板认可,请无论如何,管理好老板的能量,让老板能够有能量和你产生高质量的沟通❤️
你需要通过观察和总结,形成一份放在心里的《领导使用说明书》
其实,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,没有完美的父母,同样也没有完美的老板。
每个人都有「个人偏好」,比如有的人喜欢直接的沟通,有的人喜欢沟通事情之前,先拉近关系,有个铺垫。
个人偏好形成于我们成长的历程中,也会被我们带入职场中。个人偏好没有好坏对错,只有是否适应。比如个人偏好与公司文化是否适应,个人偏好是否影响了人际沟通。
🌟个人偏好除了有不同方向之外,还存在强弱区别。判断一个人职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,就是个人偏好的强弱。
越成熟的职场人,越能够降低个人偏好,以工作规划和标准考虑事情。
自问一下,我们是不是都带着我们的个人偏好来评价领导的呢?
两个带着各自个人偏好的人,最好的相处方式,就是相互了解对方的偏好,尝试理解并适应对方。
在了解和适应对方的过程中,你逐渐就会形成一本对方的使用手册。
👾比如你会了解,你的老板是一个非常注重创新思维的人,所以你给ta的方案,一定要有一些有新意的亮点,而当你老板提出一些可能有风险的创新想法的时候,你可以帮ta分析潜在风险和预防方案。
👾再比如你会了解,你的老板是一个会把所有工作都想到可能最糟糕的情况的人,这个时候,如果你不希望他否定你的方案,你就需要把这个方案所有的可能风险,都分析一遍,然后告诉老板,你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解决方案。
对于向上沟通,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:通常一个人向上管理能力提升最快的时候,就是ta自己开始做领导带下属的时候哦~~
🌟当我们成为领导角色,我们就能够知道领导所面临的处境,理解领导想要的下属是怎样的。
🔒所以,那些会向上沟通的人,最后都怎么样了?
🔑他们成为了领导,也更加懂得如何向上管理。
回应质疑:遭遇突然提问,怎么回答才能滴水不漏
文字版
本节学习收获:了解如何应对突然提问,从容回答。
你好,我是孙圈圈。欢迎来到圈外同学《7天高效表达训练营》。
上一小节,我们重点讲了如何做好一次工作汇报,今天这一小节,我们来看一个更有挑战的场景,如何应对突然的提问。
我们会发现,一天之中大约只有10%的发言是可以事先准备的,像正式的部门例会、工作汇报等,**其余90%都是随机发生的,需要灵活应对。**这也是让很多人头痛的问题,临时发言怎么办?这种临时发言的触发,往往是从对方的一个问题开始的。比如:
- 你正在介绍新产品的信息,客户突然提问“为什么你们的产品比xx公司贵30%呢?”
- 向上级汇报工作,却被质疑“这件事上次不是已经沟通过了么?怎么还没有修改?”
- 和老板一起吃饭,他突然问你“对下个月的活动计划有什么想法?”
据我的观察,很多人在面对这种突然的提问,往往是支支吾吾或者说一些逻辑不通、让人费解的话。等到事后,又无比懊悔当时的回答,觉得**“我本来可以说得更好一点”**。
所以,学会如何从容地回答每一个问题,格外重要。大多数人有一个认知惯性**:听到问题,需要马上回答,能够不思考就脱口而出,是一种厉害的表现。**其实,并不是这样的。
实际上,从听到提问到实际回答,中间有一段“关键的5秒钟”,你需要牢牢把握。
那在这“关键的5秒钟”要做点什么呢?你可以做两件事1)认可对方的提问 2)澄清对方的问题。
这样做有几点好处:
- 对方感受到尊重,便于把氛围营造成对话而不是对抗。
- 搞清楚提问的人到底想知道什么,确保和对方在谈论同一件事情。
- 为自己赢得整理思路的时间,提升回答的质量
一、认可对方的提问
好,那我们先看第一件事,认可对方的提问。认可,其实是对情绪和事实的接纳。
但认可也需要技巧,否则会让对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。比如,很多人在认可时会脱口而出,“这是个好问题”。这种说法是拥有更多权力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措辞,会让人觉得你站在更高的位置对他说话。
比如,你的老板可以对你的问题这样回应,但反过来就非常不合适。所以,尽量避免使用“这是个好问题”,否则对方会感觉你在敷衍他。
那认可到底要怎么做呢?你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,认可提问者、认可事实和认可感受。
最常见的一种是认可提问者。你可以称赞并且感谢对方,比如“谢谢你提出这个问题,我想其他人或许也有同样的疑问…”或者“感谢你对我们的产品这么关注…”。
除了认可提问者,你也可以认可他提到的事实。你可以再次提到事实或者信息,并评论 “正如你提到的…”。最后,如果你感受到对方提问时带有情绪,你也可以认可对方的感受,说“看得出xx问题让你不太满意…”,接着可以让对方分享更多的信息,释放情绪。
二、澄清对方的问题
认可之后,你要做的是澄清,进一步确认对方的问题。
很多时候对方提问是不准确的,你要通过澄清,进一步挖掘对方的真实提问意图。
你可以回应说,“我不确定是不是明白了你的问题,你是说…”或者“你能不能重复一遍问题,更加具体一些呢?”
当然,你也可以让提问的人给出一个例子,把抽象的问题具象化,缩小回答的范围,如“你能不能举个例子,具体说明一下问题呢?”
好,基本上经过认可和澄清,你就对要回答的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,接下去要做的,就是回答。回答时,你可以灵活运用前三节课讲的“高效表达公式”,定主题、搭架子、填素材,快速构思一个结构化的表达。
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场景,看要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技巧来应对客户的问题。
假设你是一名销售,本职工作是将公司的产品卖给一些企业。有一天你和客户交流,对方突然提问:“我看你们之前合作的客户,好像都没有什么知名度,也没有什么大公司在使用你们的产品。你们的产品真的有用吗?”
这是个极其尖锐的问题,因为对方质疑的是产品的质量问题。如果没有学习过课程,你也许会脱口而出,“我们的产品当然有用了…”,然后开始讲产品的各种优点,直到再次被客户打断。站在客户的角度,他的疑虑并没有被消除,你的快速回应反而让他你是在解释,你是心虚,或者压根没思考过。
那怎么做才更合适呢?这时候,“关键5秒钟”的技巧就能派上用处了。你可以稍作停顿,尝试使用认可和澄清帮助自己获得更多信息,并且整理表达的思路。
你可以说,“某某经理,感谢你的提问。看得出,您真的很重视这次的采购项目。您刚才问我们之前的合作客户,是有什么顾虑吗?”
对方回答,“我就是想确认下你们公司的实力。”
这样,理解对方实际关心的点,你就可以继续有针对性地解释,“了解了,其实我刚才提到的合作客户都是业内很知名的企业,他们在细分领域都做的非常棒。只不过因为在不同的行业,所以您可能不太清楚。比如xx企业,是国内xx领域的龙头企业,他们去年就和我们公司签订了采购协议……”
接着,你还可以使用FAB销售结构(属性-优势-好处)进一步讲解。如果对于FAB结构有所遗忘,可以回到课程的第二小节,再次复习。
好,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所有内容。
这节课我们重点讲了,如何应对别人突然的提问。在这个场景中,最重要的是抓住对方提问后的“关键5秒钟”,进行认可和澄清,然后再以结构化表达去回应质疑。总结来说,应答公式就是,**认可+澄清+结构化回答。**你可以在工作中实际应用下,看是否有不一样的效果。
下节课,我们会挑战一个更高难度的场景——会议发言,推动跨团队合作。之前讲的场景,不管是工作汇报还是回应质疑,都是一对一表达,但会议发言往往是一对多表达。
那这种情况,你要怎么说才能更加高效清晰呢?我在下一节课为你解答。
我是孙圈圈,我们下节课再见!
- 把氛围营造成对话而不是对抗
- 确保和对方在谈论同一件事
- 为自己赢得整理思路的时间
“关键5秒钟”要做点什么?
认可对方的提问
认可提问者、认可事实、认可感受认可提问者: “谢谢你提出这个问题,我想其他人或许也有同样的疑问……” / “感谢你对我们的产品这么关注……”
认可事实: 再次提到事实或者信息 “正如你提到的……”
认可感受: 如果感受到对方提问时带有情绪 “看得出xx问题让你不太满意……” 让对方分享更多的信息释放情绪
澄清对方的问题
进一步确认对方的问题“我不确定是不是明白了你的问题,你是说……”
“你能不能重复一遍问题,更加具体一些呢?”
“你能不能举个例子,具体说明一下问题呢?”
结构化的回答
定主题、搭架子、填素材,回应质疑
会议发言:跨团队沟通,怎样让对方接受你的方案
文字版
本节学习收获:了解如何在会议上陈述方案,使其他团队配合工作。
你好,我是孙圈圈。欢迎来到圈外同学《7天高效表达训练营》。
上一节课,我重点讲了如何应对别人突然的提问。想要应对提问不慌张,最重要的是把握“关键的5秒钟”,运用认可和澄清技巧,给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。今天这节课里涉及的场景难度更大,我们一起来看看,如何在会议上发言,推动跨部门合作。
我先来描述下一个场景,你就是其中的主人公:
你是公司的一名数据分析师,工作非常忙碌,但总是有其他业务部门的人跑过来找你提临时需求,导致你经常无法按时完成既定工作,严重影响工作效率。于是,你想出一个对策,制定了《业务部门给数据团队提需求的流程和规范》。
这天,你约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开会,要求他们以后的数据需求必须按照流程走,否则都不接受。但其业务部门往往是老大,他们业绩好、功劳大,并不重视你的要求。这时候,你在会议上要怎么陈述自己的方案,才能推动这件事走下去呢?
当然,这个案例我做了简化。在实际工作场景中,你是需要提前跟一些刺儿头一对一沟通清楚、获得他们认可的,然后你才能开大会,否则肯定会被自己坑死。
我相信,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经历,当你想要其他部门同事配合你的工作时,总是会遭遇各种推脱和阻碍。你需要不断推进工作,这种“推进”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高难度沟通场景。
现在很多公司都有项目制,都需要跨部门、跨团队协作推进。但一旦涉及其他部门,往往在进度安排、角色分工和资源调配上,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。而且在沟通中如果不能好好说话,很可能影响团队间关系,影响项目进度。
为什么跨团队合作和沟通总是这么难呢?
原因主要有2点。一是,各个部门的优先级事项不同。二是,各方的理解存在偏差。
第一点,各部门优先级不同,我想你应该能理解。像上述场景中,尽管规范数据流程对数据部门很重要,但对业务部门其实没那么重要。如果因为要走数据流程,而耽误了他们的销售业绩和时间,那才是绝对不能接受的。
第二点“理解偏差”,是指各方对合作事项的理解不一致。比如,双方对任务难度理解不同。数据团队认为提需求不就是填个系统表格嘛,多简单呀。但业务团队却认为要填写申请特别麻烦,他们有别的事要忙。再比如,双方对任务需要交付的时间理解不一致。数据团队认为的“尽快”是在当天完成,而业务团队则觉得“一周”也挺快了。
搞清楚这两个背景,我们就能够在心态上接受跨团队沟通的挑战,从而能够做得更好。
今天这节课,我们先把这个问题简化为:在跨部门合作的沟通会议中,要如何陈述方案,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这两种偏差,顺利推动合作发生呢?
首先,你需要明确一个职场跨团队沟通的原则,那就是**“谁痛谁负责,谁痛谁解决”**。在上述案例中,如果临时数据需求已经严重影响你的工作了,那你必须以负责人的姿态,主动去推动合作,因为别人是没这个动力的。
其次,你需要在会议的一开始就明确地陈述你的想法。很多人存在误区是,以为自己讲清楚了,但其实参与会议的其他团队同事还是一头雾水。
这里我给你提供一个陈述方案的架子,你可以参考。
因为陈述方案的目的既是解决问题,又是推销自己的想法,所以这个架子其实灵活结合了第二节课提到的**“解决问题结构”(what-why-how)和“FAB结构”(属性-优势-利益)**。如果对于第二节课内容有遗忘,可以重新复习下。
这个陈述方案的结构一共有4层,分别是 ① 为什么(Why) ② 做什么(What) ③有什么好处(Benefit)④ 马上行动 (Action)。
乍一看挺复杂的,但其实是环环紧扣的。我先给你解释下,每个部分分别要说点什么。
第一步是说为什么,**为什么部门间需要合作推进某件事情的发生。**这部分你可以讲讲事情的背景和问题的严重性。它的核心目的是唤起对方关注,让他们产生“的确是这样,我们要做点什么了”的想法。
第二步是说做什么,也就是你希望参与的各部门在项目中分别做点什么。这里是陈述主张的核心部分。需要注意的是,你给出的陈述一定要明确,以显示你的确经过了深思熟虑,否则别人很容易就反驳你。
第三步是讲讲推进这件事对各个部门有什么好处。这一步很重要,但很容易被大家忽略。说到底,还是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。如果你能够为对方的行动创造一个好的理由,那这件事推动下去的可能性至少提高了30%。
第四步,也是最后一步,你要说说马上大家可以完成的行动。在销售话术中,这叫“临门一脚”,敦促大家从静止观望的状态,切换到即将行动的准备状态。我猜,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:会上说得好好的,会议一结束,大家依然没有行动。这其实就是缺乏临门一脚,拆分出最快能够实现的部分先做,让合作先跑起来。
那么针对课程一开始的案例,你可以怎么运用这个结构来表达呢?
你可以这么说:
- 未来各团队数据需求必须通过规定的流程,否则我们不接受需求。我理解大家提出的每个数据需求都很重要,可能关乎到几十万的营收(认可)。
- 但是临时需求严重扰乱了原本数据需求的处理进度,导致交付时间一次次推迟,影响了那些按流程提需求的部门,也影响了我们部门的工作效率(Why)。
- 所以,我结合实际情况,制定了“业务部门给数据团队提需求的流程和规范”,希望每个部门都组织同事学习,并且严格按照流程走(What)。
- 这样一来,我们的工作效率会提高,也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,而且,这样能够提升各部门同事全局考虑和项目管理能力(Benefit)。
- 我建议,大家现在先看下这份规范,如果有问题,可以在会上直接和我确认。如果没问题,我会邮件全公司,就算是一个正式通知了(Action)。
怎么样,用了架子,是不是整体表达更有逻辑,思路也更清楚了呢?
好,总结下,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,如何在会议上陈述跨团队合作的方案。我们可以使用的架子是**【为什么+做什么+有什么好处+马上行动】**。
到这,咱们《高效表达训练营》的课程就全部结束了,希望这6节课提供的表达方法和思考方式,能够对你有所帮助。
实际上,听完所有课程,你会发现想要高效表达,**核心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架子,能够把关键信息放在合适的位置。**这种表达方式也可以称为“结构化表达”,它是结构化思维在表达上的一种体现。
实际上,结构化思维不仅适用于表达,也适用于写作,甚至适用于解决各类问题。它是一种帮你做减法的思维,让你把信息简化,看到一个更清晰的世界。实际上,结构化思维应当成为每个职场人的底层思维。
接下来,如果你有兴趣继续学习,我会给你介绍一下圈外商学院的课程项目。
我们的课程特点:
1. 体系化:我们的课程项目分成L1、L2、L3这三个阶段,学习周期分别是4个月、5个月和6个月。L1帮助你从职场新人变成资深员工,所以帮你解决工作效率、结构化思考等等问题;L2帮助你成为初级管理者,所以帮你解决提升影响力、辅导团队、高难度沟通等等问题;而L3是一个Mini-MBA项目。
2.实用性:课程都是针对工作中各种具体的问题进行设计的。每个课程都配备了选择题、实践题,并且有助教反馈,帮助你真正解决问题。另外,每个课程都会有案例练习,L1和L2来自于工作场景,L3的案例来自哈佛与中欧。最后, L3会有实战项目,真实地帮一家企业解决营销、管理等方面的问题,丰富自己的履历。
3.重视人脉链接:我们会提供圈外校内以及其他传统商学院的人脉资源,包括各企业的中高层、CEO等。在其他知识付费类的课程里,你很难认识到你的同学,但在圈外,会有线上校友录、社群和线下学习活动更直接地链接人脉。我们在北美和全国有14个城市校友会。
**4.受企业认可:**因为注重实战,以及课程直接针对用户的职业发展,所以圈外课程跟知识付费不一样的是,能够被企业认可。目前上汽、复星等头部企业都跟圈外合作,用我们的课程培养他们的关键员工。
**马斯洛说:“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”,**给自己一个机会,用几个月的时间,真正用正确的方法,来训练一下自己,看看自己最好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!
我是孙圈圈,很高兴带着你一起学习如何高效表达,期待我们再次相遇!
陈述方案分4层
为什么(Why)
为什么部门间需要合作推进某件事情的发生?主要讲事情的背景和问题的严重性
做什么(What)
希望参与的各部门在项目中分别做点什么?陈述一定要明确
有什么好处(Benefit)
推进这件事对各部门有什么好处?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
马上行动(Action)
说说大家马上可以完成的行动